拆迁安置房转让合同在法律上是合法的,但前提条件是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手续。根据《物权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房屋权利人对自己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中包括转让权。在这个基础上,拆迁安置房属于政府提供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房屋租赁者或购买者可以享受到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
但是,拆迁安置房转让同样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房屋租赁合同法》等规定。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明确约定转让价格、转让时间、产权归属、房屋质量等事项,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注重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避免违规行为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拆迁安置房转让合同并不是万能的,如若合同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或内容,如以违反调控政策的方式哄抬房价,或是转让价格过于离谱,或是双方未能及时缴纳税费等,都属于非法行为,需要受到惩罚。因此,在转让拆迁安置房时,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确保合法性和公正性,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