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抚养权往往成为一大争议点。在中国,由于法律条款不够完善,这一问题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进行概括。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离婚后的抚养权是需要被法律规定的。在离婚协议或者判决书中,应当注明子女的抚养问题,由此来确定抚养权的责任归属。如果离婚协议或者判决书中没有明确指明抚养权,或者只是口头协商,就会造成抚养权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后续的争议。
其次,在确定了抚养权的责任归属后,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比如原来负责抚养的一方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或者新的事实证明抚养权的归属方不妥当等,都可以申请调整抚养权。比如如果原来是孩子跟随母亲,但是母亲无法继续承担抚养的责任,这时候可以向法院提起申请,要求转移抚养权。
最后,在离婚后,如果双方都想重新协商抚养权,也可以进行调解或者协商,如果达成一致,也可以重新确定抚养权的责任归属。
综上所述,离婚后抚养权的问题是比较灵活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无论是判决书还是协议,一定要确保抚养权的明确和有效,避免日后的纠纷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