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家庭或者单位为单位,从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中划出用于建房、种植或者养殖等用途的土地。每个家庭或者单位在宅基地上拥有承包期限内的使用权,但不能买卖、抵押或者出租。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的划分通常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每个户户口都有权申请划出一定的宅基地,宅基地的面积一般是按照户口人数或者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的。在行政区域内,每个户口的宅基地都是独立的,不会与其他户的宅基地合并,这样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中利用和规划。
宅基地按照户划分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管理。宅基地所有权的颁发和管理通常由当地的政府管理部门负责,按照户划分可以更加清晰明确每个户口的宅基地使用情况,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监管和维护。
尽管宅基地按户划分,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往往需要户与户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避免造成宅基地使用上的冲突。如果有户口需要扩大宅基地面积,就需要与相邻户口、村委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申请,以便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宅基地权益。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是按户划分的,这种管理方式既有利于宅基地的规范管理,也能够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宅基地承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