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由国家财政部门、国有土地储备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划分的。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依法取得的用于居住和生产的土地,包括建房所需的土地和宅基地周边的耕地、林地、草地等自然资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规定,农村宅基地的划分应当符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前期,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会开展地勘、测绘等工作,进行土地挂牌并向社会公布,让农民申请宅基地。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明材料,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认定宅基地的面积和位置。将认定的宅基地信息纳入宅基地使用权证,注明该块土地的权属和使用规定。
宅基地划分工作的主要原则是保障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益,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因此,在宅基地的划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农村环境、资源和生态,合理规划土地使用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农村宅基地的划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相关方面共同努力,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