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个人名义侵吞公共财物,涉及非法占有国家或者集体财产,严重危害公共利益,损害社会安定和谐。如何量刑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认真考虑罪行的严重性和性质
量刑应该基于罪行的严重性和性质。对于挪用公款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财产法规,而且涉及公共利益。因此,挪用公款的量刑应该比其他轻微的罪行更加严厉。
二、考虑罪犯的主观故意程度
量刑还需要考虑罪犯的主观故意程度。如果犯罪后及时认罪悔罪赔偿,可适当减轻刑罚,否则刑罚应该加重。
三、考虑犯罪数额
挪用公款的量刑还需要考虑犯罪数额的大小。数额越大,损失就越严重,罪行就越严重,刑罚也就更重。
四、考虑犯罪手段的严重程度
司法机关还需考虑犯罪手段是否严重。如果犯罪手段更加恶劣,刑罚也就更重。
综上所述,在挪用公款的量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性质、数量、犯罪主体的背景及自首情况等情况,追求公正、公平的量刑原则。同时,要让罪犯自觉地承担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其道德和法律意识,促使其重视公共利益,防止形成不良的道德风气和失信行为。最后,应秉持监管角度,加强公款的监管和审计,防范和打击挪用公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