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很严重的犯罪行为,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小的损失。那么,挪用公款多少天才会构成犯罪呢?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侵吞公款、盗用公款,数额较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由此可见,挪用公款的时间并不是构成犯罪的关键,其关键在于数额和情节。也就是说,无论你挪用公款的时间有多长,只要数额较大或者有严重情节,就已经构成犯罪。
那么,什么情况下构成数额较大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数额较大是指财产损失额在五万元以上但不满十万元的。”
而绝大多数挪用公款的案件数额都是十万元以上,甚至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以上。在此情况下,挪用公款已经构成犯罪,不管时间多长。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一旦构成犯罪,不管时间长短,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杜绝任何挪用、侵吞、盗用公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