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在行使公务、管理公共财产或者担任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职务期间,私自占有、挪用公共财物或者以其他不当方式使用或者处置公共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多少钱构成挪用公款罪呢?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比较严格,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才构成该罪行。同时,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使用的是公共财务资金或者财物;
2. 违反国家规定;
3. 未能将该项资金或者财物归还或者退还。
此外,如果挪用公款已满足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而且有以下情况之一,将会被认为数额特别巨大,处罚会更严厉:
1. 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损失在50万元以上;
2. 数额或者损失虽然不到10万元或者50万元,但是对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影响较大。
总之,对于挪用公款罪来说,数额的标准是比较严格的,达到3万元以上才会构成该罪行。同时,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将会被认为是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处罚也会相应更重。因此,作为行使公务、管理公共财产或者担任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人,应当时刻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保护好公共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