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公款是属于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如果一个人将公款用于私人目的,那么就是侵犯了公共财产利益,在法律上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被指控挪用公款,那么可能会面临惩罚,包括重罚款、牢狱之灾等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挪用公款的人可能会选择撤诉。一般来说,撤诉是指原告向法院宣布放弃起诉权,法院接受之后,就不再进一步审理此案。如果被告人在此过程中向原告或者法院提供了报销或者赔偿公款的证据,可能会对撤诉的成功产生帮助作用。
对于挪用公款撤诉的人而言,是否会坐牢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主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1. 报销或者赔偿公款的真实性,如果被告人只是口头表示愿意赔偿,但并没有实际报销或者赔偿公款,那么这个撤诉的基础就不可靠;
2. 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如果挪用的金额很小,可能会对判决结果产生影响;
3. 被告人的诚信和悔过表现,如果被告人态度认真、积极主动地主动赔偿,并深切反思挪用公款行为的错误性,法官也可能会对判决做出适当的减轻判决。
因此,挪用公款撤诉还能坐牢吗,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能够证明赔偿行为是真实的,数额小,被告人表现好,那么毕竟是有一定减轻判决的可能性,但也并不是完全可以避免坐牢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公共财产安全,远离挪用公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