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会对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会破坏信誉和形象,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挪用公款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在我国,挪用公款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根据有关法律,挪用公款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惩罚,并且必须追究法律责任。如果被发现挪用公款,可能会受到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处罚。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挪用公款的人(比如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及时主动认罪、悔罪并退回挪用的公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事处罚。但是,这种情况下仍然需要依法惩处,并不能直接撤销相关案件。
此外,如果挪用公款的人没有被检举、举报或者受到调查时主动向组织主动交代实情,并尽快退回挪用的公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惩罚。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必须依法追究责任,无法直接撤案。对于已经挪用公款的人,主动认罪、悔罪,积极退赔挪用的公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事处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只能说是对违法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治疗”。因此,建议大家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以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