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公职人员在担任职务过程中,将公款用于个人政治或者经济利益的行为都属于挪用公款。我国刑法中规定,挪用公款的数额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5万元及以下的,属于贪污罪中的个人部分或者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公款罪的规定,将会受到拘役、有期徒刑、罚金等惩罚。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就会被视为贪污罪中的“大案”,应该定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贪污罪数额在10万元以上,将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所以说,挪用公款的数额非常重要,如果超过了5万元就会涉及到贪污罪,这样就会被认为是严重犯罪了。
在处理挪用公款的刑事案件中,司法机关要对被告人的行为进行调查和证据收集,确保依法审理,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打击。同时,对于部分挪用公款数量较小的人员,要注意进行教育、矫正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