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严重威胁着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其必须被严格惩罚。通常情况下,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经由司法程序进行审查和定罪。挪用公款,指的是非法占用或恶意使用属于国家或其他公共机构的资金或财产。如果挪用公款的量较小,可能仅仅是侵占行为,可是如果被挪用的公款数量较大或长期挪用,很有可能就是贪污犯罪。
挪用公款属于犯罪行为,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立马归还挪用的公款也不能免除犯罪责任,但如果立即归还挪用的款项,可能会优惠如实供述和认罪态度等方面的处罚,从而减轻刑情。
当然,立即归还公款绝不能视为避免定罪和刑罚的保险措施。对于挪用公款罪,法律对于这种犯罪是给予严厉惩罚的,对于首犯一般判处3-10年监禁,有的重大挪用财政资金的行为,甚至会被判处死刑。因此,在挪用公款之前,应认真审视行为后果,并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谨慎决策。如果不小心挪用了公款,在及早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向有关部门如实交代、赔偿,才有可能逃脱刑事责任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