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拆迁安置房的涨价问题,我们需要理解一些背景信息。拆迁安置房是政府用于强制征收的土地或房屋后,为拆迁的人们提供的一种补偿方式。通常来说,政府会按照市场价值或者其他计算方式给予符合条件的拆迁户一定数额的拆迁费用,同时提供一定面积的住房安置。这些住房往往都位于城市远郊或者新开发区,因为倘若安置在原来的位置,就会影响到城市规划及日常交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拆迁安置房涨价的问题呢?常见的情况是政府对于拆迁补偿费的标准比当地市场价偏低,导致拆迁户用补偿费难以在市场上找到与原有房屋同等价值的住房。此时,拆迁安置房就成为了拆迁户重要的住房来源。当然随着城市扩大化的进行,安置房数量有时不够,若有需求者还要自行在市场上寻找。因而,在这种市场需求大于供应的情形下,拆迁安置房自然会被市场抬高价格。
此种情况下的涨价,也是应该被认可的。首先,政府对拆迁户的补偿费用往往是按照当地市场价值来定的,既然市场价值已发生变动,以此为基准的拆迁费用标准自然应该做出更新。其次,政府用于拆迁安置的土地或建筑物,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资源,因而,拆迁安置房在出现市场波动后的价格变化,也不应该被单纯视为房价投资行为。最后,涨价的拆迁安置房通常是已完成征用并开始配租,符合当地相关规定和标准,房屋本身的质量和其居住功能与之前无异。涨价之后基本可以期望获得更好的租金效益。
当然,如果涨价出现的很快,或者涨价原因不充分展现,呈现 强买强卖 现象,就不可取了。如果对于拆迁安置房的价格有疑问,就需要相关部门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严格监管,并综合考虑当地市场及居民需求,才是可持续可靠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