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案件中,法院判决抚养权的原则是“以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因此,离婚后,父亲仍有可能获得抚养权。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如果母亲存在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况,如毒瘾、过度消费、情感问题等,法院会考虑剥夺她的抚养权,而将孩子交给父亲。
其次,如果孩子已年逾八岁,法院会考虑其意见,并根据孩子的愿望、适应程度、父亲抚养能力等因素,判断是否将抚养权判给父亲。
再者,如果双方离婚前父亲在家中扮演了主要的照顾者和抚养者角色,法院也可能将抚养权给父亲。
当然,以上情况都需要在法院审判中进行权衡和甄别,如母亲提供更有利的抚养条件,则不一定获得抚养权。
总之,离婚后父亲是有可能获得抚养权的,但具体情况需要视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无论哪一方获得抚养权,都需要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做出最合理的安排。同时,离婚后的父母应该继续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