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行达成离婚协议并向有关机关办理离婚手续的一种方式。相较于争议离婚,协议离婚在节省时间和费用、减少纷争方面具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夫妻的青睐。但是,一旦协议离婚达成,法院是否还会介入、干预、改变离婚协议呢?
首先,协议离婚中夫妻离婚协议书的合法性需要得到法院的认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相关规定,夫妻离婚协议书应当是真实、公正、合法的。如果离婚协议书中含有违法、不公正、损害子女利益等情形,法院会拒绝受理或者不予认可。
其次,离婚协议中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内容可能在执行阶段出现纠纷,需要法院介入。如果协议离婚双方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达不成一致,或者一方未按照离婚协议书执行,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可以根据事实情况、法律规定进行调解、裁决,对离婚协议的内容进行修改。
最后,协议离婚虽然双方自愿达成协议,但法律保护婚姻自由的同时也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如果协议离婚中一方夫妻财产被恶意转移、隐匿,或协议中一方所承担的赡养义务不足等情况,被经审查认为违背了法律规定的,法院也有可能干预、改变离婚协议内容。
总之,协议离婚的优势是减少了诉讼成本和时间,但对于离婚协议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还需要得到法院的认可。如果离婚协议书中含有不合法、不合理、不合同意情况,法院可以拒绝受理或者不予认可,并在执行阶段对离婚协议内容进行调解、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