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地区,宅基地是指农民个人或家庭在农村住宅基地上的使用权。在农村宅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民缺少相关法律知识和不了解相关政策,导致很多农民自建房屋后面临着无法确权的问题。因此,农村宅基地自建房在确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宅基地证、房屋所有权证或者建房许可证、土地证等。这些材料都是确权过程中必要的准备工作。农民在建房完成后,应当及时到当地村委会或镇政府办理相关手续,将自己的宅基地建房情况登记备案。
其次,需要找到当地宅基地权益规划部门。在获取相关材料之后,需要找到当地宅基地权益规划部门进行申请。相关部门会进行相应的审核,确定农民已经依法建造完工,并且建筑符合法定要求后,会颁发宅基地的使用证书和房屋所有权证,同时在农户的宅基地上立柱、树立地标,标识出确权范围。
最后,需要进行登记备案。农民获取宅基地的使用证书和房屋所有权证之后,需要到当地的登记备案机构进行登记备案。这样可以使房屋及围墙等维权权益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自建房确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农民们积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文件,及时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并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最大程度地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