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贰佰叁拾四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挪用特定款物或者公款数额较大,情节较轻的。那么,对于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重点在于数额的大小及情节的轻重。一般而言,挪用公款数额越大,刑事责任越重。
在实际判决中,如若挪用公款数额为几百元或几千元,则通常会被认为是轻微的犯罪行为。但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达到数十万元或更多的话,则会被认为是相当严重的犯罪行为。此时,判刑的范围可能会在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在罪犯主动向公安机关交代全部罪行,其具体罪责情节较轻,且能够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情况下,则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总之,对于挪用公款行为,刑法规定了一定的判刑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的案情作出判断。如若罪犯有悔过之心并采取积极的措施纠正自己的行为,那么在判刑时可以适当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