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是指在婚姻关系建立之前,双方签署的一份协议,规定了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和离婚后的财产分配、债务承担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如果涉及到房产的分配,那么婚前协议对于房产的分配也会有规定。
首先,如果婚前协议中有涉及到房产的分配,那么双方必须按照协议的约定进行分配。如果没有协议或者协议不明确,那么就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配。
在我国,夫妻离婚后,如果购房时是以个人名义购买的房产,在婚姻存续期间,没有经夫妻双方同意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该房产依然属于该个人所有。如果是夫妻共同购买的房产,那么在离婚时应该进行公正的分配。具体的分配方式有三种:
1、协议分配:妥善分配房产,达成协议,可以自由互换。
2、减值分配:部分减40%,如一方购房时计划在5年内还完房款,但意外发生离婚,可以按购房款总价的60%进行分配。
3、拍卖分配:如果无法协议分配,那么可以进行公正拍卖,将所得的款项按比例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期间,夫妻之间的任何一方所凭个人财产购买的房产,诸如定金、首付款、贷款等,不得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签署婚前协议时,需要明确规定由谁名义购房、怎样确立财产权等。如果在协议中没有这些明确规定,离婚时就必须按照以上法律规定进行分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