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将公职人员所管理的公共财产分散或者挪用于自己或他人的使用,造成国家和人民的损失,违反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构成了违法行为。其主要特征是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责义务,导致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损失。
查明挪用公款罪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方面:
1、查明公款挪用的事实:这是查明挪用公款罪的前提。需要调查、取证公款是如何被挪用的、被挪用的数额、挪用人员以及具体目的等情况。
2、查明挪用公款罪的责任人:需要对挪用公款罪进行主观方面的分析,查明挪用公款的责任人,包括谁涉及到公款的使用、谁对挪用公款的使用负有管理和监督义务以及谁实际挪用公款等等。
3、查明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量刑是需要考虑挪用数额的,因此需要明确挪用的具体数额。
4、查明挪用公款的性质:挪用公款罪有使用、挪用、侵吞等不同性质,相关财产转移行为的具体性质有赃款、赃物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要想证明挪用公款罪成立,就需要充分的证据,因此如果想要查明挪用公款罪,需要从办案程序到取证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实施,得到有效的证据,才能使挪用公款罪的责任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保障国家和社会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