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中,孩子的抚养权主要是由父母负责。如果父母有离婚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履行抚养职责,那么抚养权会由法院来判断并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外公如果想要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必须根据法律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
首先,外公需要判断自己是否有资格申请孩子的抚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外公只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获得孩子的抚养权:一是父母死亡或无法行使抚养职责;二是父母被剥夺或者限制抚养权;三是父母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因此,如果孩子的父母尚在世并且有行使抚养职责的能力,外公通常是无法获得孩子的抚养权的。
其次,外公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在法院进行申请并接受审批。具体而言,他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与孩子的关系证明、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等。如果外公没有经济能力或者没有合适的住所,法院通常会认为他不适合担任孩子的抚养人。
最后,外公需要接受法院的调查和审查。法院会对外公的家庭环境、道德品质、教育背景、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以确定他是否适合担任孩子的抚养人。如果审查过程中发现外公存在不利因素,如犯罪前科、家暴行为等,法院可以拒绝其申请。
综上所述,外公有孩子的抚养权的可能性比较小。他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提交相关材料并接受法院的审查才有可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