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刑法,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将公款放入自己或者他人的腰包,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占有、使用公款。这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会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必须依法严惩,不容忽视。
那么,挪用公款五年后能否立案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的犯罪时效是10年,也就是说,五年内依然可以立案。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案件涉及到的金额较大,或者涉及多人共同犯罪,那么就可以延长立案时限。此外,如果相关当事人已经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那么犯罪时效将会暂停,直到他们被抓获或自首。
在立案之后,公款挪用罪所面临的刑罚也是比较严厉的。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任何人都不应当有侵害公款的举动,以免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