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利益,应该被依法处理。不过,对于挪用公款的立案和审判时间,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来看。
首先,如果挪用公款的时间不长,金额也不大,可能会被轻轻地处理。比如,几万元、几个月的时间,可能只需要罚款、警告等轻微处罚即可。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挪用公款已经过去几年了,但是被发现后仍然会立案处理。
其次,如果挪用公款的情况比较严重,比如涉及数百万元的公款挪用,时间也很长,3年以上,那么案件的立案和审判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查取证,还需要公安机关和法院共同合作,最终才能确立证据和裁定案件。也就是说,即便3年之后发现某人挪用公款,也不排除会依法立案和审判。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被挪用公款的单位或个人有权进行民事诉讼,要求刑事赔偿。这种情况下,即便犯罪嫌疑人没有被立案起诉,被害人仍然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被挪用的公款以及相应的损失。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立案和审判时间,并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程序和实际情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