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自建房,是指农村居民依据国家有关法律,依据当地政府的规定和程序,在自己合法取得的宅基地范围内,通过自己的自建、自用、自住的方式建造房屋,以实现住房需求。这是一种基本的住房形式,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重要权利和基本福利。
农村宅基地自建房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由性强。农村宅基地自建房可以自主选择建造位置、建筑样式、建筑面积等。
2. 低成本。农村宅基地自建房无需交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相对来说房屋建设成本较低。
3. 方便实用。农村宅基地自建房一般是根据居民自身需求建造的,因而更符合实际需求,更加实用。
但是农村宅基地自建房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城乡差距。农村宅基地自建房规划和建设标准与城市住房有一定差距,有些房屋的建设质量欠缺可靠性。
2. 规模不足。农村宅基地自建房面积一般较小,为了减少使用面积,会在房屋设计上尽量压缩所需面积,但也因此影响了房屋的舒适度。
3. 农村地区建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较低,存在建筑质量、用火安全等问题。
建设农村宅基地自建房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建房前需办理合法用地手续,合法取得宅基地才能开始建设。
2. 建房时需遵守环保规定和居住标准,加强建筑质量和用火安全。
3. 在建造房屋时需要考虑住房的实际需求,尽量提升房屋的舒适度。
总之,农村宅基地自建房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基本住房形式,同时也是农民群众的创造成果,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