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务员或其他担任公共职务的人员,在管理或使用公款期间,违反法律规定从中自行取用或将公款挪作他用的行为。被指使挪用公款的情况则是该人员受到了他人的指示或者命令,进行了这种违法行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他们是否会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呢?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严重侵犯了国家财产利益,无论是被指使还是自行行为,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如果被指使挪用公款,其作为从犯,其受到的刑罚通常较原犯较轻。但是,具体的刑罚要根据挪用公款的情况、金额以及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影响来综合考虑。
对于被指使挪用公款的刑罚,一般来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如果其属于轻微情节,挪用公款的金额较少,没有造成重大影响,通常会被处以罚款或警告等较轻的刑罚。 如果其情节较重,挪用公款涉及金额较大,造成较大影响,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同时,如果被指使挪用公款的行为被认定为犯罪,可能还需要承担民事、行政等其他法律责任,并且会对个人信用档案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被指使挪用公款仍然属于违法行为,其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公务员或其他担任公共职务的人员,在处理公款时,应该谨慎小心、遵守法律规定,切忌盲目听从指示或命令,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跟随不良示范的惩罚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