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我国农村地区实行的一项政策,允许建设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居所,不仅解决了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也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农村宅基地的持有人有需求或必要退出宅基地,因此退出宅基地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退宅基地的条件
根据《宅基地条例》规定,宅基地持有人可以依法自愿选择退出宅基地。需要注意的是,在退出宅基地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持有人的宅基地已完成土地使用 允许证或者居住证明手续,宅基地没有未结转的抵押或贷款。
2.宅基地没有为管理或者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正式占用或者正在被迭建。
3.宅基地的土地性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且没有在承包期内发生超承包和流转行为。
4.依法履行调查征收征地的手续和程序,没有存在缺陷。
如果存在上述任何一条不满足条件,就不能退出宅基地。
二、退宅基地的程序
1.提出申请:持有人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要求退出宅基地。
2.调查核实: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将组织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所持土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退出宅基地的条件。
3.公示公告:若申请人符合退出宅基地条件,则需要在宅基地纳入新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前,将退出宅基地的情况向村民委员会和群众公示。
4.腾空宅基地:经过公示无异议后,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将协助申请人腾空宅基地。
5.领取补偿:若宅基地持有人能够证明自己对宅基地的投资,可以进行谈判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退宅基地程序需要依照法定程序严格执行,如果您的宅基地符合退宅基地的条件,您可以根据上述程序进行申请。
总之,退出宅基地首先要查看是否符合法定的退出条件,如果满足要求,请在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村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申请,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