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居民用于自己居住、生产或者其他合法用途的土地使用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几类人都有可能获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1. 农户家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最初是农村户籍居民的福利,因此,农户家庭是最主要的享有者。
2. 农村集体成员。根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小组等都有权获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个体农民为了共同利益而组成的经济组织或者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单位。他们可以获得宅基地使用权,用于集体经济活动或者分配给集体成员。
4. 土地承包人。2019年起,由于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推进,一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已经由原来的集体所有转为了个人所有,因此土地承包人在该宅基地上也有使用权。
在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后,这些人需要按照法规和政策规定合法使用土地,并且不能租借、出售、抵押或者转让该使用权,否则将会违反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