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指为了保障房屋拆迁户的居住问题,由政府采取强制征收的方式,统一修建的一批临时性的住宅。对于拆迁安置房的公摊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公摊可以理解为楼房和小区内共同使用的一些设施设备,例如房屋外墙、楼道、电梯、照明、绿化等。在拆迁安置房中,同样需要一些共享设施设备,比如过道、门禁、楼道照明、公共绿化等,针对这些设施设备,必然会存在公摊部分。
其次,公摊费用一般是由业主按照持份额缴纳,所以对于拆迁安置房也同样适用。具体数额应当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的物价水平、公共设施的品质、管理维护费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最后,对于公摊费用的具体数额,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各地在制定公摊费用时一般都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公摊费用是在房价基础上百分比计算,比如1%、2%等。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一些地区的拆迁安置房公摊费用在房屋总价的2%-3%之间。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房中是有公摊元素的,公摊费用是由楼盘内所有业主共同分摊的。对于具体的公摊费用数额,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确定,目前不同地区的公摊费用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