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协议在离婚时可以做为参考标准,但并不是绝对有效的法律文书,具体情况要根据当事人签署协议时的真实意愿和协议内容来决定。
婚内协议通常由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自愿达成的书面约定,其主要目的是规定离婚时双方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探望等问题。在离婚时,这份协议确实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但其对法院的判决并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法律规定,离婚必须依据法律程序,经过民政部门的确认,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离婚时,如果协议内容与法律相悖,则法律将始终占主导地位。比如,在中国,被法律禁止的内容,不论是婚前协议还是婚内协议,都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更不用说对夫妻离婚后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产生影响。
另外,婚内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外界影响力和情感因素等作用下达成的协议,其真实性和公平性也可能存在争议。例如,有的夫妻在协议签订时出现了欺诈、胁迫、强迫等非法因素,这些情况下签署的协议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综上所述,婚内协议在离婚时可以参考,但并不是绝对有效的法律文书,具体情况要根据当事人签署协议时的真实意愿和协议内容来决定。如果协议的合法性存在争议,应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因此,在离婚之前或签署婚内协议之前,夫妻双方应该理性思考,妥善考虑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尽可能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