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协议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中自愿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用于约定财产分割、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相关事宜。离婚时,有了婚内协议,可以根据协议内容处理财产、抚养、赡养等问题,避免冲突和纷争的发生,更有利于婚姻关系的和谐解决。
在中国,婚内协议的法律地位是得到确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一方要求离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夫妻双方达成协议,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也就是说,夫妻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请求离婚。
但是,在离婚时,婚内协议是否有效也需要考虑到相关法律规定和判例。法律规定中,如协议违法、双方签订协议时一方过于被动、行为不真实或有重大的不公平性等情况,此时婚内协议是不合法有效的。此外,在实际离婚过程中,双方也可以根据情况重新约定或者变更协议。
总之,婚内协议在离婚时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纠纷和争议,但协议内容必须合法、公平、真实和符合当事人意愿,否则即使签订了协议,也可能被法院判定为无效。对于离婚案件,建议当事人在签订婚内协议时一定要慎重考虑,与专业人士咨询后再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