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侵犯了国家的财产,也损害了公众的利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如果被定罪,可能会面临严厉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等。
然而,对于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是否能够获得缓刑,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可以在下列情况下适用缓刑:
1.被判刑不超过三年,且符合刑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2.因轻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不超过三年,且符合刑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3.被判刑时有法定的特别情况,可以适用缓刑。
因此,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数目较小,犯罪情节比较轻微,而且能够积极认罪悔罪,赔偿损失等,就可能会被判缓刑。但是,如果挪用公款数目较大,犯罪情节比较严重,且没有积极认罪悔罪和赔偿损失,那么就不太可能被判缓刑。
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罪的判决是否能够获得缓刑,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无论如何,不要挪用公款是最好的办法,避免自己陷入刑事犯罪的境地,同时也不要因为获得缓刑而淡化了犯罪行为的严重性,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和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