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给农村居民享有的住宅用地,目的是保障农民居住和生产所需的土地资源。那么,如何计算农村宅基地呢?
首先,农村宅基地的计算方式是根据农户家庭人口数来确定的。根据国家规定,每户农户的宅基地面积应为土地确权登记前,宅基地住房所在村庄或自然村平均住宅用地面积的70%,因此,宅基地的面积大小应根据家庭人口数进行测算。在测算时,每户家庭的宅基地面积应不少于90平方米,但不应超过300平方米,这是国家规定的宅基地面积范围。
其次,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农户只能获得使用权。农户可以通过住房条件、家庭人口数等因素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村委会在审核通过后可以将宅基地使用权分配给申请人。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内交齐土地使用费,并签订土地使用合同,确认自己对于宅基地的使用权。每年都需要向村委会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费。
最后,宅基地使用有时限,一般为30年。在30年后,宅基地使用权是否继续延续取决于地方政策,可以与村委会签订新的土地使用合同或通过其他途径延长使用权。如果农户放弃使用或是被村委会撤销使用权,宅基地将归还给村集体,不能出售或转让。
总之,农村宅基地的测算按照人口数来确定,每家户宅基地面积不能小于90平方米必须在300平方米以内。申请到宅基地使用权后,需要按照规定交纳土地使用费,并签订土地使用合同确认自己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期限为30年,在30年后需要与村委会签订新的土地使用合同或通过其他途径延长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