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指的是夫妻双方虚假地提交协议离婚,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离婚意愿,可能是为了某些私人的目的,比如逃税、继承财产等等。与真正意义上的离婚不同,假离婚常常涉及到违法、欺诈等问题,协议签署后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在法律上,假离婚是不被承认的,协议签署后并不会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夫妻双方之后又选择恢复婚姻关系,也需要重新到民政局进行结婚登记才能生效。同时,签署假离婚协议涉嫌制假、伪造等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离婚双方存在共同的隐私目的,协议签署后可能会对双方的生活和财产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双方可能会通过假离婚来逃避财产纠纷,避免对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定分配。如果双方在假离婚协议中约定了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重要内容,虽然法律上并不会承认,但是在双方私下里,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假离婚是不被法律承认的,如果留下明显的证据,双方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协议签署后双方私下达成了一些协议,但是对于一些涉及到第三方利益的事宜,还是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因此,夫妻不应轻易进行假离婚协议签署,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用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