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但有损社会公正和公平,还会影响政府机关的形象和信誉,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国家财政损失。如果挪用公款被发现,肯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挪用公款能否退赔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挪用公款是违法的行为,不能仅仅通过退赔来解决问题。退赔公款只能是处理此类问题的一个手段,不能代替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和追究责任。
其次,是否能够退赔公款要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挪用的公款仅仅是数额较小的,而且仅仅是因为某种原因,短时间内暂时使用了一下,此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退还,还能够得到谅解和减轻处罚的可能。但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额巨大,或者说是恶意挪用,或者涉嫌其他的违法行为,那么退赔公款也并不能减轻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并不能免除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惩罚。
再次,退赔公款需要特别的程序和规定,退赔的金额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和确认,并要求真实有效。如果退赔公款的数额不实或者不能够得到部门的认可和确认,那么还是存在着违法和不当的行为。
最后,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能通过退赔公款等方式来获得“特赦”或减轻罪名等效应。但是如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来退赔公款,还是能够起到某种程度的积极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一些相应的惩罚,并得到一些谅解和宽大的看法。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退赔只能是处理此类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能代替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和追究责任,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不应当抱有过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