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在农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农民个人或家庭拥有并使用的宅基地,宅基地所建房屋属于合法房屋。
农村宅基地是国家法律规定农民建房的基本条件及保障措施之一,宅基地建房属于合法房屋,同时也是农民的合法财产。农村宅基地具有契地、契宅、契税三个特点,意味着农民拥有宅基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农民建房属于私人建房,但必须在宅基地上建房,且房屋的建设必须符合规划、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中国法律中,农村宅基地建房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和土地使用费,同时也不必向政府购买土地使用权。因此,农民可以在规定的宅地内自行建设住房、厕所、猪圈、鸡舍等生产生活场所,享受自然环境和美好的农村生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宅基地仅限于个人或家庭使用,不得将其转让或出租给他人。如果要转让或出租,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缴纳相应的税费。另外,农民不能在宅基地上开发商业用途,如建立酒店、超市等。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属于合法房屋,是人民群众合法财产,具有法律保障和政府扶持。农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和生活,也是国家落实“三农”政策、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