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共建房屋是指农村居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与其他承包人或个人合作,共同建设房屋并共享房屋资源。这种共建房屋的方式在农村地区越来越普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住房难的问题。那么,农村宅基地共建房屋是否合法呢?
首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民在其宅基地上建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规划、土地利用、建筑、环境保护等法律规定,且符合有关部门审批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农村宅基地共建房屋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和立项。
其次,根据《农村宅基地条例》和《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是集体土地上农民个人享有的永久使用权,但是宅基地制度只是确权和保障农民住房的一种形式,不能成为牟利的工具,更不能用于买卖或其他非法用途。因此,在共建房屋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侵占宅基地,不得违法占用集体土地。
再次,农村宅基地共建房屋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在一些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农村人口外流等因素,宅基地资源非常有限,共建房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如果不谨慎处理,可能会导致宅基地和房屋质量问题,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农村宅基地共建房屋是合法的,但是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的审批和立项程序,并且要考虑到实际情况,避免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