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私自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破坏了企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对公司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此类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如果员工私自挪用公款金额较小,通常会被认定为盗窃罪,金额不足1000元的,一般会被判处行政拘留或者罚款;如果金额较大,一般认定为贪污罪,判刑将更为严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员工私自挪用公款涉及到贪污罪的话,其数量要达到5000元以上。
在普通的贪污罪案件中,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量在5万以下,从轻处罚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是5万以上,而在10万以下的,罚款并监禁的判刑也比较常见,而且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年。如果数量达到10万以上,但不到100万元的,监禁一般会在3年以下;而数额超过100万元的,犯罪时间也超过3年,判刑可达到10年以上。
综上所述,员工私自挪用公款会依据挪用的金额以及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受到判刑,刑期时间也会相应地增加。因此,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企业必须加强资金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保护企业,保护员工和社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