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指政府为了进行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而对居民住房强制拆除后提供给居民的替代性住房。
在中国,政府往往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规定,对居民提供拆迁安置房进行计费和征税。具体税率则因所在地区、房屋评估价值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拆迁安置房的征税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房屋统一评估,按评估价值征收房产税。
2. 房屋交易时,按成交额收取房产交易税。
3. 房屋租赁时,按租金收取房产租赁税。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公布的《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8》,2017年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6.9%。其中,土地出让金的省市地方财政收入占比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分别达到53%和43%。而根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房地产税占GDP比重为1.2%,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低。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拆迁安置房的税率相对较低,但具体征收的税款金额还需根据当地政策规定和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建议在拆迁安置房开发商、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并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