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个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罪,那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这个行为仍然可能构成其他相应的行政或刑事责任,具体的处罚也是比较严厉的。
首先,如果一个人从公共经费中非法取得私利,并且导致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虽然并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但是他所做的行为仍然可能被认定为贪污罪、行贿罪以及渎职罪。这些罪行的行为对象和影响范围都比挪用公款罪更为广泛,罚款和刑期也会更长。此外,对公职人员来说,如果他们在行使职务时接受了他人的好处,或者利用职务职权为他人谋取不当的利益,这也可能被认定为受贿罪,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其次,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虽然没有导致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但是涉及到了公共财产的使用、管理等问题,而违反了相应的法律规定,那么他的行为可能被视为违反公务员职责罪、侵犯公共财产罪等。例如,如果一个公职人员在办公场所中违规使用公务用车、公款加油等,这样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但是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会被认为是违反公务员职责罪,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综上所述,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也可能涉及到其他的刑事或行政责任,该如何处罚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上,我们都应该秉持着诚信、公正、廉洁的原则,切实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