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和挪用公款都是违法行为,应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刑事处罚。通常情况下,职务侵占判刑比挪用公款要轻一些,具体判多少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职务侵占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应由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财物占为己有或者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数额较大的,应当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而数额不大的,应当以行贿罪定罪处罚。数额较大指的是数额超过30万元人民币。对于不同数额的职务侵占行为,判刑也各不相同。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将本应由国家和集体负责的公共财产用于个人或他人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按照数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来计算,而情节严重则是因为挪用公款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在挪用公款过程中采取了违法手段。
总之,职务侵占和挪用公款都属于违法行为,必须受到刑事处罚。判刑的轻重取决于具体情节,被判刑者必须承担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