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由政府进行拆迁后,为了保障受影响的居民生活而兴建的住房。这类房屋一般都是免费或者低价分配给拆迁户,其所有权由政府或者政府指定的开发商拥有。因此,这类房屋虽然是赠送给受影响居民的,但并不会向其发放房产证。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拆迁户居住和销售,当前不少城市已经探索了将拆迁安置房进行产权化的实践。具体来说,政府或者开发商按照法定程序,将拆迁安置房纳入到房地产登记和税收体系中,透过行政复议和诉讼等方式,确立其合法产权。
在获得合法产权后,拆迁户可以获得类似于房产证的产权证明文件,证明其对该房屋的所有权。此时,其可以享受与普通住房相同的财产权利和使用权利,包括出租、卖出等。
需要注意的是,拆迁安置房产权化的实践虽然在逐渐推广,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城市的产权化进程缓慢,有些户型和位置的房屋无法产权化等。如果您在拆迁安置房中居住,并且希望获得合法产权,建议您仔细了解本地政策,进行相关咨询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