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抚养权是指一方父母所获得的子女抚养权,但实际上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主要责任由另一方父母来承担。也就是说,名义抚养权下,抚养孩子的父母不一定要亲自照顾孩子,而是可以委托给其他人来照料。
在中国,法律规定孩子的抚养权一般应由父母共同行使。但在离婚等情况下,如若不能达成一致,则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通常情况下,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如生活、收入、父母形象等方面,判定哪一方得到名义抚养权。此时,得到名义抚养权的一方可以获得抚养费等权利,而实际抚养孩子的一方则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实际上,名义抚养权虽然给了获得抚养权的一方更多的权利和利益,但实际上也给了孩子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问题,因为实际上主要照顾孩子的并不是得到名义抚养权的一方父母。孩子可能会受到更多的情感上的伤害,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生活及教育问题。
总之,名义抚养权虽然是一种法律上的解决方法,但是对孩子来说,并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家庭破裂了以后,父母需要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心和照顾孩子,帮助他们尽快度过心理难关,摆脱阴影,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