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属于严重的经济犯罪,其涉及面广,影响巨大。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任意挪用或者私吞公共财物或者公款,数额较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挪用公款60万元的情况,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况。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挪用公款60万元的犯罪行为,应当按照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判定其刑罚。一般情况下,涉及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罪,一般被定罪量刑,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金额情况。60万元数额虽大,但如果挪用的金额较少,可能会被判处缓刑,罚款等轻罪;而如果数额过大,可能会被判处刑期较长的刑罚。
2. 挪用目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挪用公款只是为了个人私利,可能会受到较重的刑罚;而如果是为了公司或者单位的利益,会受到相对较轻的判决。
3. 社会影响。如果挪用公款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可能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
总之,对于挪用公款60万元的罪犯,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判定刑罚。判刑应当公正、严格,不能轻易放纵挪用公款者。同时,也应当通过这样的司法处理,对于挪用公款这一严重的经济犯罪形成有效的威慑作用,保障社会生产经济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