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按公摊分房是一种常见的分房方式,它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因个别房屋因素造成拆迁安置后房屋大小不一等问题,以及公平合理分配房源,保证拆迁户的合法权益,所以被许多地方政府采取。但是,这种方式的合法性还是存在争议的。
首先,按公摊分房存在住房面积分配不均的问题。因为不同房屋的公摊面积不同,这种分房方式就存在着住房面积分配不均的问题,往往小户型存在利益受损的情况。
其次,按公摊分房容易引起纠纷。在按公摊分房时,运用的是“人均面积”等平均取整的方式进行分配,这种分房方式会让一些人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容易引发不满和纠纷。
再次,按公摊分房可能违背公正原则。根据土地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土地的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按公摊分房这种方式的实施容易让集体土地所有权被违背,因此可能会违背公正原则。
综上所述,按公摊分房的做法可以从实用性出发视为一种权宜之策,但其合法性仍存争议,有待更多相关法规的明确和规范。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把握好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则,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信息公开、民主决策,尽量避免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