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公摊面积是指在房屋内部面积之外,由业主共用的部分,通常包括公共走道、楼梯间、电梯间、门厅等。公摊面积是由开发商按照一定标准计算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均摊公共设施的成本,使每个业主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条件。
然而,在实际实施中,一些开发商会滥用公摊面积的概念,将不需要公摊的部分计入公摊面积中,从而增加房屋的总价,使购房者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
因此,对于拆迁安置房公摊面积的合法性,应当分情况具体分析。在制定公摊面积标准时,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所有业主都能按照实际占用面积计算公摊部分。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对于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和处罚。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房公摊面积是合法的,但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对于违规行为和不合理的公摊面积计算,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必须得到纠正和纪律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真正实现公平、公正、透明的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