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抚养权是离婚家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中国,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双方承担抚养、教育和保障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但是,如果夫妻离异,谁来承担抚养、教育和保障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则需要考虑双方的具体情况。
首先要看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年龄较大,意愿明确,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确定抚养权归属。其次,如果孩子年龄较小,不能自行表达意愿,则需要根据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比如,孩子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学校、社会关系、家庭环境等,也要结合双方离婚的原因、双方的工作、收入、房产、财产分配等因素进行判断。
在判断抚养权归属后,父母双方应当遵循孩子的最佳利益原则,坚持共同抚养原则,尽可能地共同协商解决孩子教育、抚养等问题。如果协商困难,可以考虑申请司法介入。法院会结合孩子的利益和整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抚养方案,做出裁决。裁决的内容包括孩子居住权、探视权、抚养费等。
此外,根据《婚姻法》规定,父母双方不管是否获得抚养权,都需要履行抚养义务。如果一个方面没有获得抚养权,也要为孩子支付抚养费,以保障孩子的生活和教育。
总之,离婚后谁来承担抚养、教育和保障未成年子女的责任,需要根据孩子和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孩子的最佳利益得到保障。父母双方应该理性、务实地处理抚养问题,在共同协商解决不足之处,也要尽量减少孩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