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犯罪是指以个人名义或者非法占有为目的,将公款挪用到个人或非法用途上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是一种贪污犯罪,往往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这种犯罪行为是严重的,应该受到法律的追究和惩罚。
如何计算挪用公款犯罪的刑罚?首先,要根据被判处挪用公款的金额大小来判定罪行的轻重。如果挪用公款金额较小,则属于轻罪,主要处罚方式是拘役、罚金等;如果挪用公款金额较大,则属于重罪,主要处罚方式是有期徒刑、缓刑、没收财产等。同时,根据挪用公款的情节以及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来斟酌判罚。
其次,要考虑挪用公款的方式和手段。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假报销、冒领、转账等方式挪用公款,则应该被判处更重的刑罚。因为这些方式侵害了公共财产,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最后,要考虑挪用公款的特定目的。如果挪用公款的目的是为了救急、救灾、资助贫困群体等,属于情节较轻,不会被判处重罚;但如果挪用公款用于违法活动或者享乐腐败等,则会被判处重罚,因为这些行为涉嫌犯罪,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总之,挪用公款犯罪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应该严厉打击,判处适当的刑罚。在判断刑罚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斟酌,确保公正有效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