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确权是指确立农村居民民事权益的程序,包括宅基地的面积、用途、产权、权属等。确权程序主要分为申请、审批、登记三个阶段。
首先,申请阶段。农村居民可以向所在村委会(农村社区)提出宅基地确权申请,填写相关表格提交村委会,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簿、土地证、建房图纸等。村委会将收集到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乡镇政府提交联合审查的申请表。
其次,审批阶段。乡镇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土地部门和征地办等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勘验,核查宅基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产权情况。审查通过后,乡镇政府将发放宅基地证书,并加盖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印章。
最后,登记阶段。农村居民将获得的宅基地证书提交给县、市级土地部门,进行土地登记。土地部门将核对证书文件,同时公开权利人及宅基地的面积、用途、产权和权属等信息。
在办理农村宅基地确权时,农民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缴纳一定的费用。同时,在确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合法用地,要确保宅基地合法并不违反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总之,农村宅基地确权是保障农民土地权利的重要措施,帮助农村居民实现合法用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