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自建住房及其生活生产设施的土地。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的加快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宅基地政策也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调整。下面就对当前农村宅基地的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农村宅基地取得的途径
1、分配方式:宅基地可以由村集体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分配的方式取得。
2、自建方式:农村居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力和物质财力自行建造私家房屋,并依法从村集体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取得相应用地。
3、交换或认购方式:农村居民可以通过与村集体或其他农村居民交换或认购方式等途径,取得相应宅基地。
二、农村宅基地的权益保护
1、宅基地一经分配或交换,村集体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不得收回、征收、抵押、转让。
2、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宅基地使用权人所有,不得被转让、抵押给非法人组织和个人。
3、宅基地使用权人有权在宅基地上修建、改建、扩建住房及其生产生活设施,但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4、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有权依法对宅基地和房屋进行买卖、赠与、继承、交换、出租和抵押等。
5、未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不得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改变土地用途或建房。
三、农村宅基地的限制性条款
1、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得将宅基地上的住房和生产生活设施转让给非村集体组织和个人。
2、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得将宅基地上的住房和生产生活设施改变用途用以非农业生产和经营。
3、宅基地使用权人在宅基地上建造、改建住房时,要根据所在区域及村庄的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建设规划进行规划和设计,遵循保护农村生态和环境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批。
以上就是当前农村宅基地的规定。在取得宅基地时,需要遵守上述规定,并认真履行相应的权益责任。同时,宅基地政策还在不断调整完善中,农民朋友们可以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做到合法合规使用和保护宅基地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