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涉及到违背公共利益、侵害公共财产的严重问题。因此,根据中国刑法,挪用公款通常被认为是贪污罪或盗窃罪。
在刑法中,贪污罪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单位或个人财物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行为。而盗窃罪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人发现挪用公款的行为,就需要根据该行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涉事人犯罪的类型。
在司法实践中,挪用公款通常被认为是贪污罪,由于公款是属于国家和民众的财产,所以挪用公款是对公共财产的侵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侵占公共财物的数额达到30万元以上的行为,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处罚也不可能低于10年有期徒刑。对于数额较小的侵占行为,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处罚。
总之,挪用公款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刑期和罚金会因行为情节和数额大小而有所不同。不管被判定为贪污罪还是盗窃罪,都应该要依法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