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轻微是指在使用公款过程中轻微超支、错用或误支等情况,且金额较小,不会对单位经济利益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行为。但是,挪用公款不管金额大小,都是一种不道德、不合法、不应该存在的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和从严管理。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如果挪用公款的金额较小,并且未造成重大影响,可能仅受到行政处罚。具体来说,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可能会被追究政治责任,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纪律处分;同时还需追缴挪用金额并给予相应行政处罚。如果情节较轻,挪用金额不大,可能仅受到口头警告或者传达谈话等轻微处理。如果是企业职工挪用公款,在企业内部则需按照公司制度给予处罚。
但是,即便是轻微的挪用公款行为,也不能因小而不管。要从重处罚,加强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做到预防和治理挪用公款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管、完善制度等措施,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防止挪用公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