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潜逃是指公职人员或其他人员挪用国家或企事业单位的公款或者其他财物,并且逃避法律追究而不归案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潜逃的行为涉嫌犯罪,构成的罪名为挪用公款罪和职务侵占罪。其中,挪用公款罪是指未经财政部门批准或者违反规定挪用专项资金、公款和非税收入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
依据罪名不同,挪用公款罪的主犯可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职务侵占罪的主犯可被判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同时,在判定挪用公款潜逃罪时,还需考虑挪用数额、潜逃时间、是否接受调查等因素。若挪用数额较大、潜逃时间较长、拒不配合调查,将被认定为构成犯罪的情节之一,判决结果将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潜逃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违法者将会受到合适的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